首页 > 院系传真 > 艺术学院

热辣滚烫的假期生活 快来围观!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6 23:35

为积极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投向社会的良好形势,在此次暑期,艺术与传媒学院团总支组织学院广大青年广泛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前进动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姚丽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合山人力资源局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工作内容是整理档案材料,并进行信息的录入工作,参与服务群众等工作。其次参与了合山市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并参加人力资源局举办的招聘会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姚丽池发现仅凭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工作看会不等于学会,经过此次实践,让她对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有了更加切实的规划和目标,很多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让她懂得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张文杰此次寒假,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张文杰帮助社区老年人和儿童领取由现场书法爱好者们书写的春联,现场讲解”除陋习、讲文明”的实际举措,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解放思想,抵制红白喜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互相攀比等不文明现象。此次志愿活动中,张文杰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增强了自己的沟通、团队合作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希望今后能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河北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田畅在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工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田畅同学具体负责园区安全生产检查配合企业整改等工作,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通过此次活动自身业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协助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一些文件处理和统计等,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本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田畅同学以及志愿者们直面真实社会,深刻理解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支持的重要途经。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学生黄思琪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恒爱养老院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黄思琪协助养老院工作人员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与老人聊天、下棋、打扫卫生、了解日常生活起居、协助养老院工作人员整理档案、制作电子表格等等。通过此次活动,黄思琪表示积累到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增强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以及一些亲身经历,让自身更加充盈。

山西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杨浩旻同学,为充分发扬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响应寒假返乡大学生团员向居住地团组织报道的工作指引,不断提高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积极与大东关北巷团委组织联系,参加了大东关北巷的暴雪清障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杨浩旻同学明确了社会服务的意义:“服务社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当我们主动投身于为社会服务的行动中时,我们会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责任和义务!”

江苏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付议同学,在江苏省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下,为当地农村假期儿童看管有困难的家庭提供了公益性的寒假看护服务,开展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包括绘画、数学、阅读、英语、益智、红色教育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以多方位、多层次的陪伴方式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星辰大海承载梦想,黑土白雪书写未来。付议很珍惜这次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工作交流学习中,让付议了解到每一项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新青年兴家乡、把青春奉献家乡,实现青年对城市更有为的具体表现。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李世苗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共东海县宣传部、石湖乡实践所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社区以及青年之家等基层一线场所,参与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其次参与东海县2024年寒假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并参加县团委与东海文旅联合举办的“我爱我家归雁探巢"返乡大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等系列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本次社会实践李世苗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积极承担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义务,彰显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采。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学生邵蕾洁,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投身家乡发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春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响应长三角铁路“小甜橙”志愿服务联盟倡议,通过志愿者招募选拔,正式成为“小甜橙”参与“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让热情的服务跨越凛冬,助力每份牵挂平安到达。在此次志愿服务中,邵蕾洁与同伴们一起以多问一声、多说一句、多笑一次、多帮一把的“四多”服务,为江苏省灌云高铁站营造了温馨、便捷、舒适的春运返乡环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学生封苏婷,为了积极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此次寒假,在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封苏婷在村委会坐班,热情地与村民交流,并积极解决村民问题,促进和谐稳定发展。同时封苏婷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与当地村民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的展开基层服务工作。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所学的力量引导更多人珍爱家乡,实现家乡未来发展的繁荣。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书法专业龚倩,为了丰富未成年人的寒假生活,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参加了江苏省滨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滨海县未成年人指导中心、界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滨海县齐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界牌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文明暖冬 乐享成长”2024年滨海县“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龚倩从讲解春联的历史渊源、特点与类型以及现场带领孩子们一起创作,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更向他们传递了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浙江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书法专业孙煌荣,在寒假期间,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助力社区文化振兴,丰富区群众的文化生活。1月17日,奉中社区特邀锦溪书画院开展以“福赠春联祈平安 名家挥毫迎新春”为主题的送福写春联文化活动。他为社区群众挥毫泼墨、迎春开笔,把祝福融入笔端,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浓浓“年味儿”。他表示此次活动让自己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将会继续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杨珩慰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参加了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杨珩慰表示从工作人员、客户中积累到了许多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增强了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让自身更加充盈,以及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帮助了企业做宣传板以及拍摄宣传视频,充分检验与锻炼了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江西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欧阳宇深知参与社会实践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寒假期间,欧阳宇选择了返回家乡江西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此次活动,欧阳宇深入了解了家乡的文化传统,同时也为家乡的文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欧阳宇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欧阳宇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加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湖南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丁婉宜在湖南省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共参与三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分别为:“大年初六对毒品say no”““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伙伴计划元宵喜乐汇”。

“大年初六对毒品say no”活动中为居民讲解毒品的种类和毒品的危害,进行毒品科普,发放禁毒宣传折页,并讲解禁毒知识。““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中志愿者满怀激情,以渌江河“一江两岸”清水平台为中心,辐射左至渌拱桥右至青云桥,志愿者们共同捡拾垃圾,检测河水质量,检查排污情况。“伙伴计划元宵喜乐汇”是社区每年都会坚持的一项活动。活动有猜灯谜、做汤圆、投壶(福)、做灯笼。志愿者们一起了解了元宵节的由来。

通过此次“返家乡”丁婉宜增强了对家乡的归属感,以及将有更大决心返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和公共安全事业谏言献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重庆市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王雨柔同学,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重庆市“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活动,通过团县委线上的筛选和线下的面试成为了汉葭街道石嘴社区的一名志愿者。通过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让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基层人群,增强了她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使她更加坚定了为家乡办实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想信念。她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也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内核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刘玉杰,为响应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投向社会的良好形势,在此次寒假期间,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龙州湾街道办事处参与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期间刘玉杰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同事相处融洽,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虚心好学,善于取长补短,能够较好地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实习表现良好。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学生李奇,为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投身志愿的良好形势,在此次寒假期间,在重庆南岸区、重庆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地参加了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陈俊霖,为积极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青少年成长,敬老爱老,在此次寒假,返回家乡重庆潼南,参与了“心灵成长社”公益托管班和“青春暖夕阳,青年敬老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陈俊霖同学受益匪浅,陈俊霖同学表示,自己会继续坚持从事志愿工作,为家乡公益事业多做贡献,会主动肩负起敬老爱老和关爱儿童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发扬志愿精神,正如家乡的革命烈士杨闇公所说的:“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杨畯博,为了积极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此次寒假,返回家乡重庆市云阳县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在此次活动中,杨畯博表示创业道路其实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这十几天的创业实践中也遭遇过几天的零收益惨淡现状,但他和团队依旧没有放弃,唯有真诚和坚持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杨畯博和他的创业伙伴们用他们的创意与热情,让家乡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集市“火”起来,为加快推进云阳向青年发展型城市转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学生周旭,为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投向社会的良好形势,此次寒假,在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办事处参加了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实践活动中, 周旭和其他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获得了更多的经验与感悟。他们将自己无限的创造力落实沉淀到一个个稳扎稳打的工作中,向更多人展示出属于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行动和决心对家乡成长贡献出了青春力量。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罗诗雅,为积极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投向社会,在此次寒假,返回家乡重庆忠县乌杨参加“小橘灯艺起乡约文化服务”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袁一丹同学到重庆市巴南区档案馆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主要以档案整理和查询工作为主,让袁一丹能够亲身体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为档案馆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袁一丹深刻地感受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繁重的工作,需要人们的辛勤付出和耐心细心。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工作,才能够让档案馆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让读者更加便捷准确地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寒假实践活动中袁一丹尽心尽力,为档案管理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学生郭凤娇,为了积极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此次寒假,在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郭凤娇采用更新颖的教育形式,为居民带来优质服务,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让更多的村民了解相关政策。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郭凤娇丰富人生阅历,增强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提高了郭凤娇的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所学的力量引导更多人珍爱家乡,实现家乡未来发展的繁荣。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谭欢在重庆市石柱县马武镇政府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谭欢协助工作人员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专业所学,帮助工作人员拍照以及撰写新闻稿,协助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一些文件处理和统计等。通过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谭欢感受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了解到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拓宽视野,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品质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拓展和自身能力的突破,为家乡基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川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林子航,为了积极响应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投向社会的良好形势,在此次寒假,在四川省乐山市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志愿活动中,林子航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增强了自己的沟通、团队合作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自己逐步成长为一位有耐心、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青年,此次活动中更为重要的是他深刻地体会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相信林子航会带着这份为家乡,为群众奉献的赤子之心继续奋斗。

贵州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李琳依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返家乡”实践活动中,深入社区基层,为群众做实事。通过走访联系群众,了解社区当地现状,重拾当地情结,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也逐渐提高。在工作中突破层层困难,丰富和深化了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李琳依同学更加了解了家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表示以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益事业与社区建设中,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陕西省

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辛佳楠,为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融媒体中心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回顾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辛佳楠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从与每个人的互动中学到了很多社会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这些是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尤其是在与他人交流方面的技能。在社会中,善于沟通是必须长期练习的,而这次实践让辛佳楠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沟通场景。

此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已经落下帷幕,但艺传学子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锤炼斗争本领,在逐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业绩!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481775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52:27